Dark Light

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書寫藝術委員會簡介

簡介:

書寫藝術委員會以傳承和傳播中國書法為基本工作和根本立場。其名"書寫"意在延伸和拓展傳統書法的內涵與形式,使其內容更具保容,範圍適量擴大。有利於與美術學、設計學,構成學等跨界聯繫,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開放性概念,也與大灣區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資源文化環境相適應。使其工作在傳播中國漢字書法的同時,與新時代同步並爭取作出新的發展。

工作任務及目的:

大灣區有比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經濟環境。因此推廣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並建設當代中國文化是根本性任務。其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十分巨大。書寫藝委會的工作任務就是以中國漢字書法文化為主題,在積極普及傳播書法文化的同時,也創造性的進行學術拓展和研究。其目的不僅是建設和提高大灣區的書法藝術水準,更是加強灣區中國文化的底蘊和樹立具有中國文化藝術特色的形象。

二、架構

主任·王見(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副主任·黃一漢(廣州黃埔區老年大學校長)

秘書長·吳曉懿(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內設:

研究部(書法學理論與字元圖像研究)

主任·王見(兼任)

創作部(書法創作與展覽)

主任·黃一漢(兼任)

教研部(漢字書法與教學研究)

主任·吳曉懿(兼任)

三個部門分別完成藝委會三個部分的工作。三個工作構成藝委會的整體工作。

三個部門的工作重點分別是:

研究部以書法研究為主。重在學術水準的建設。

創作部以書法作品創作為主。重在書法水準的提高與普及。

教研部以書法文化與書法教育為主。重在組織和發揮粵地大中小學書法教師和教育資源的作用。

書寫藝術委員會三部門簡介

一、書法學理論與字元圖像研究部

主任·王見(兼任)

立意:

中國書法理論自漢蔡邕至唐張懷瓘,積累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書法理論體系,宋元明期間又有添加。自清代起又增加了文字學和碑學等內容,極大的豐富了中國書法學理論。

近現代以來,書法雖簑又興。但中國書學理論卻被嚴重忽略。且又因歐洲現代主義藝術及其理論一邊倒的強勢,使當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漸漸被歐美藝術理論所左右。這是嚴重的文化失誤。所以,必須對中國書法理論高度重視,不能使中國書法成為"現代主義"藝術的附庸。

此外,中國書法及其漢文字具有一種極為高明又極為現代的"圖形符號學"或"圖形構成學"的價值和意義。其視覺、知覺、圖像語義、精神分析、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極高。因為歐美語言的拼音化結果,只剩23個字母的圖形符號,根本無法與漢字成千上萬的海量字元相提並論。

因此,漢字書法以及字元圖形的視覺語義研究,具有代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不可限量的前景。大灣區地處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具有千載難逢的環境與機遇。

 

宗旨與總則:

從歷史譜系、媒介變遷、學術研究三個維度,闡釋並梳理書法從文人雅玩到大眾化藝術的轉型邏輯。再以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為本體。借鑒西方現當代藝術理論及研究,對書法和書寫以及漢字字元進行視知覺,圖像語義學,圖像構成等美術與設計學的研究。

 

目的:

拓展對中國漢字書的研究範圍,使書法文化和藝術真正成為貨真價實的中國現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作內容與方向:

積極開展能夠提升灣區書法特點的藝術活動。並創造條件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書學論壇”。不定期組織學術會議和開相關研究專案,為灣區書法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發展空間,同時開展漢字圖像學研究。

①舉辦漢字字元與圖像構成為主要內容的研修班及研究展。

②舉辦和策劃漢字書法與圖像表現的講座交流觀摩等學術活動。

③籌畫和舉辦包括大灣區在內的全國性專題書法藝術活動和展覽。

2025 -2026工作計畫

①專題學術展·漢字字元與圖像構成研究展

②專題學術展·草書的精神表現與書寫性的視覺傳達比較

③專題學術講座:書法的"現代性"表現與歐洲的"現代主義"藝術

二、書法創作與展覽部

主任·黃一漢(兼任)

立意:

漢字書法是延續發展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傳統。當時代走到今天,我們不僅要繼續從縱向的深度、繼承和發展傳統書法的經典之外,也需要從橫向的廣度、探索併發展傳統書法的新形式和新特點。尤其是近現代以來的廣東書法也有推陳出新的傳統,以康有為最為顯著。其民間碑書之風,極大的影響了近現代中國書法的審美意趣和傾向。因此,拓展書法藝術的表現力,強調書法的"書寫性"表現,為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增加"書寫性"的"現代性"活力,是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書法藝術創作的著力點和特點。

宗旨與總則:

著重"書法"的創作意識;探討"帖學"與"碑學"書法的融合;強調漢字書法的"書寫性"或"表現力"的中國文化特點,放眼並取材於中國古代和民間藝術的博大與深厚,而是對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簡單摹仿。

目的:

通過碑帖融合的書法創作和展覽傳播,影響並提升灣區的書法創作水準。

工作內容與方向:

① 根據學術主題或年度及重大節日等,組織籌辦展覽活動以及專題書法展等。

②結合灣區重大文化專案或文化活動配合組織籌辦書法活動及書法展覽等。

③不定期組織或舉辦書法創作講習、研習、研修,講座等藝術交流活動與小型展覽等

④不定期組織或開展有關書法創作的外出觀摹、參觀、考察、工作室互訪等活動等。

三、漢字書法與教學研究部

主任·吳曉懿(兼任)

立意:

以漢字作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藝術不可更改的重要經典。粵港澳大灣區是中文字體繁簡並用最為突出的地方,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因此在對"書法藝術"進行繼承與創新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書法教育"和"書法文化"的研究與傳播。而且必須從"漢字文化圈"的歷史高度,認識"書法教育"和"書法文化"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現實作用。這也是在大灣區發揚光大並建設中國文化的重大使命。

宗旨與總則:

以"中國書法文化"作為"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的本質精神和思想綱領。通過教育和教學的多種活動與形式,對構建具有東方藝術特點的書法教學體系和審美體系作出貢獻和努力。

目的:

發揮粵地大學及中小學書法教育的資源優勢,通過書法文化活動,促進粵港澳文化藝術交流的親切感,使書法成為灣區文化認同的視覺紐帶。

工作內容與方向:

積極開展能夠提升灣區書法特點的藝術活動。並創造條件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書學論壇”。不定期組織學術會議和開相關研究專案,為灣區書法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發展空間,同時開展漢字圖像學研究。

①舉辦漢字字元與圖像構成為主要內容的研修班及研究展。

②舉辦和策劃漢字書法與圖像表現的講座交流觀摩等學術活動。

③籌畫和舉辦包括大灣區在內的全國性專題書法藝術活動和展覽。

2025 -2026工作計畫

①專題學術展·漢字字元與圖像構成研究展

②專題學術展·草書的精神表現與書寫性的視覺傳達比較

③專題學術講座:書法的"現代性"表現與歐洲的"現代主義"藝術